翻开被岁月尘封的珍贵记忆
挖掘一航人共同的历史财富
本期《筑港钩沉》栏目
让我们从一组名称的演变
追寻一航局八十载发展脉络
1945年11月12日,塘沽新港举行接收典礼,标志着一航局的诞生。1946年4月23日,塘沽新港工程处正式成立,于同年8月改组为塘沽新港工程局。
1945年塘沽新港接收典礼
1949年1月1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塘沽。6月,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成立华北航务局,新港工程局归其所辖,称华北航务局新港工程局。1950年4月24日,新港工程局改属于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航务总局领导,原军事代表周纶为新港工程局局长。
1949年华北航务局新港工程局成立
1950、1951年,新港工程局奉交通部命派出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奔赴南京,抢修南京港浦口码头。为了适应工程需要,新港工程局组成南京港整治工程局。工程全面完工后,职工陆续返回塘沽。
1951年南京港整治工程局成立
1953年1月,交通部航道工程总局改名为航务工程总局,以新港工程局为基础成立交通部航务工程总局筑港工程公司,统管全国航务工程建设和部分国防水工工程的施工。所属单位有海南岛工程局(队)、青岛区工程处、广州区工程处、长江区工程处、北京工程队、天津新港工程队、旅大工程队、上海工程队、天津机具修造厂。8月,筑港工程公司改名为筑港工程局。
1935年交通部航务工程总局筑港工程公司成立
1955年2月10日,交通部撤销筑港工程局,而后在广东湛江组成交通部航务工程总局第一工程局,承担新建湛江商港工程的任务。原旅大工程队与天津新港工程队一部分合并改为航务工程总局渤海工程处。
渤海工程处于1955年3月1日组成,承担旅大及渤海湾一带工程建设任务,16日改称渤海区工程处,下设旅大工区、长山岛(第二)工区、三〇一工地、新港办事处、第三工区、第四工区。
1955年组建渤海工程处
1958年,交通部决定将航务工程力量有重点地下放地方。以原渤海区工程处为基础,组成全能性的设计施工单位下放河北省,由河北省交通厅领导。将渤海区工程处所属原旅大工区下放辽宁省。
1959年,渤海区工程处改称河北省交通厅航务工程局,下设第一工程处(原第三工区,驻塘沽新港)、第二工程处(驻天津)、第三工程处(原第二、第四工区,驻秦皇岛)、设计处、中心试验室、新港办事处。1961年8月改名为交通部渤海工程局,形成以交通部管理为主、与河北省双重领导的体制。
另一边,航务工程总局第一工程局于1955年在广东湛江成立,于1958年7月撤销。湛江港工程完成后,一批职工奉命离开湛江北上江苏徐州,承担京杭运河苏北段的港口建设任务。
1955年成立航务工程总局第一工程局
1958年12月,交通部运河建设局筑港工程局成立,先后更名为交通部水运工程建设局徐州工程局、交通部航务工程局。
1961年11月,交通部决定将原交通部(天津)渤海工程局、交通部(徐州)航务工程局和青岛(港务局)筑港工程处合并,成立交通部航务工程局,局址设在天津市徐州道一号。1963年4月17日,根据交通部命令更名为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
1963年更名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
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下设第一工程处(驻塘沽)、第二工程处(驻青岛)、第三工程处(驻大连)、徐州办事处、设计处、科学研究所等。三年大建港时期,甘肃省第一建筑工程局(原国家建委七局)二公司调入,定名为第一航务工程局第四工程处。为适应秦皇岛、大连两地建港任务需要,局决定以第三工程处在秦皇岛的力量为主在秦皇岛分建局属第五工程处。
1984年开始,我局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0月15日,交通部批准我局所属五个工程处改称工程公司,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1997年12月6日,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成立,原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归属其领导。1998年1月5日,更名为中港第一航务工程局。
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局址:天津市徐州道一号
2005年12月18日,原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原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合并重组,成立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中港第一航务工程局归属中交集团领导,于12月更名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并沿用至今。
2006年10月,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揭牌仪式
名称是符号,是烙印,更是无声的编年史。80年来,这支新中国的“筑港摇篮”,在历史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她正满载光荣与梦想,驶向更加辽阔的远方。
来源: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