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层林尽染,透着些许凉意,但在远离都市喧嚣的群山怀抱中,两所由中国海油对口援建的希望小学里,却暖意融融,欢声笑语不断。
9月11日,带着海油工程全体员工的深情厚谊与殷切嘱托,蔚蓝力量志愿者们长途跋涉,来到了坐落于青山脚下的希望小学,开展了一场温暖人心的慰问活动。
“有人成了医生,有人当了老师,也有人考上了公务员……”提及村子里走出的佼佼者,水泉中心小学校长王雪松如数家珍。在他看来,这一切离不开学校的教育。
中国海油佟栅子希望小学和水泉中心小学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也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英勇献身的地方。由于山多地少、土壤贫瘠、交通闭塞,这里曾经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深度贫困像绵延的大山,曾横亘在几代人面前,而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当地师生来说,曾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二十多年来,两所希望小学也成为时代地图上的小圆点,与许多遥远的小圆点连成线、织成网,让一代又一代孩子能与更广阔的世界“保持通话”。
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窗外是连绵的秋色与略显贫瘠的土地。经过数小时的颠簸,当“中国海油希望小学”那几个鲜红的大字和飘扬的国旗映入眼帘时,一路的疲惫瞬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期待冲散。校园不算开阔,却处处透着整洁,崭新的校舍在白墙灰瓦间显得格外醒目,这正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生动注脚。
孩子们早已得知消息,在校长的带领下,整齐地站在校门口,红扑扑的脸蛋上洋溢着灿烂又略带羞涩的笑容,清澈的眼眸中写满了好奇与喜悦。“热烈欢迎叔叔阿姨们!”清脆稚嫩的问候声,瞬间击中了志愿者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受限于当地经济条件,山区小学的孩子们文化生活贫乏,课外读物不多。志愿者们将精心准备的学习用品、体育器材、课外图书以及部分御寒物资一一送到孩子们手中。接过崭新的书包和文具,孩子们爱不释手,眼中闪烁的光芒,比秋日的阳光还要耀眼。
“这些物品或许微不足道,但它们承载着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对乡村教育的坚定支持,更是对孩子们美好未来的无限期盼。”公司团委书记吴翠萍说道。
“海洋深处有哪些神奇的生物?”在海洋石油科普小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实验,激发了孩子们对海洋世界的无限好奇。
“我想当科学家”“我要做老师”……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们聆听着他们质朴而美好的梦想。在一堂生动的互动课中,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读诗歌、做游戏、讲故事,教室里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
特别设置的“微心愿”环节中,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迹写下了心中的小小心愿。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对知识最纯真的渴望。一位志愿者动情地说:“看到孩子们在改善后的环境里学习,眼神依然那么明亮,咱们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临别之际
孩子们拉着志愿者的手不愿松开
轻声问道
叔叔阿姨,你们什么时候再来?
明年,后年,每一年,只要你们需要,我们一定会来。
“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片希望。”这次慰问,不仅仅是一次物质的馈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情感的共鸣。正是这份29年从未间断的承诺,将大海和高山紧紧连在一起,正是这条情暖童心的希望之路,帮助两千多名山里娃走出群山,走向更远的世界。
车辆缓缓驶离,后视镜里那些挥舞的小手越来越远,但海油人与希望小学孩子们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下去。
这份跨越山海的牵挂,正如源源不断的油气资源,持续传递着光与热。
来源: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